科目名稱:電子學之增廣課程 |
|||
教學目標: (一)能了解基本電子元件之原理及特性。 (二)能解析二極體應用電路、電晶體放大電路。
(三)能解析電晶體多級放大電路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數位電路。 (四)能解析運算放大器及其相關應用電路。 (五)培養學生對電子學之興趣。 |
|||
教學大綱/進度: |
|||
單元主題 |
內容項目 |
分配節數 |
備註 |
(一)二極體應用 電路 |
1.整流電路 2.濾波電路。 3.倍壓電路。 4.截波電路。 5.箝位電路。 |
|
|
(二)電晶體 |
1.BJT、FET之構造、特性比較。 2.BJT、FET之特性曲線比較。 3.BJT、FET之直流偏壓比較。 |
|
|
(
三 )
電 晶 體
小 訊 放大器 |
1.共射極、共源極放大電路。 2.共集極、共汲極放大電路。 3.共基極、共閘極放大電路。 4.MOSFET 數位電路 |
|
|
( 四 ) 電 晶
體 多 級 放大電路 |
1.RC耦合串級放大電路。 2.直接耦合串級放大電路。 3.疊接放大電路。 |
|
|
( 五 ) 運 算
放 大 器 應用電路 |
1.反相及非反相放大器。 2.加法器及減法器。 3.儀表放大器及定電流電路。 4.負的阻抗轉換器。 5.一般性阻抗轉換器。 6.施密特電路。 7.OPA版無穩態產生器 |
|
|
實施要點: (一)教材編選 1.教材的編選應顧及學生需要並配合科技發展,使課程內容儘量與生 |
活相結合,以引發學生興趣,增進學生理解,使學生不但能應用所 學知能於實際生活中,且能洞察實際生活之各種問題,思謀解決之
道,以改進目前生活。
2.教材之選擇應顧及學生學習經驗並配合學生身心發展程序,一方面 基於前階段學校的學習經驗,一方面須考慮與後階段學校的課程銜
接。
3.教材之選擇須注意「縱」的銜接,同一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 此間須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由簡而繁,由易而難,
由具體而抽象,使得新的學習經驗均能建立於既有經驗之上,逐漸 加廣加深,以減少學習困擾,提高學習效率。
4.教材之選擇須重視「橫」的聯繫,不同科目各單元間及相關科目彼 此間須加以適當的組織,使其內容與活動能統合或連貫,便使學生
能獲得統整之知能,以聯合運用於實際工作中,並有利於將來之自 我發展。
5.教材之選擇需具啟發性與創造性,課程內容及活動須能提供學生觀 察、探索、討論與創作的學習機會,使學生具有創造思考、獨立判
斷、適應變遷及自我發展之能力。
6.可選用教育部審定合格之教科書或自編教材。
7.可引進業界技術資料及教案。
(二)教學方法
1.以課堂講授為主,任課教師除講解相關之課程內容外,應於課堂上 實際演算部分例題,以幫助學生了解課程內容。
2.教師教學前,應編定教學進度表。
3.以生活學習經驗,結合實際應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4.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的既有經驗為基礎,引發其學習動機,導出 若干有關問題,然後採取解決問題的步驟。
5.注重原理解說及科學訓練,輔以實習觀察求證,力求融會貫通,避 免灌輸片段之知識。
6.宜多運用彩色圖形、動畫等呈現技巧,協助理論的講解。教學完畢 後,應根據實際教學成效修訂教學計畫,以期改進教學方法。
(三)教學評量
1.教學須作客觀的評量,也可輔導學生做自我評量,以明瞭學習的成 就與困難,作為繼續教學或補救教學之依據,並使學生從成績進步
中獲得鼓勵。
2.教育的方針在於五育並重,評量內容亦應兼顧認知(知識)、技能、情
意(行為、習慣、態度、理想、興趣、職業道德)等方面,以利學生健
全發展。
3.評量的方法有觀察、作業評定、口試、筆試、測驗等,教師可按單
元內容和性質,針對學生的作業、演示、心得報告、實際操作、作 品和其他表現配合使用。
4.因應學生學習能力不同,評量應注意鼓勵學生與標準比較和自我比 較,力求努力上進,避免學生間的相互比較,產生妒忌或自卑心理。
5.除實施總結性評量外,教學中更應注意診斷性評量及形成性評量, 以便即時瞭解學生學習困難,進行學習輔導。
6.教學評量的結果須妥予運用,除作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及輔導學 生之依據外,應通知導師或家長,以獲得共同的瞭解與合作。
7.未通過評量的學生,教師應分析、診斷其原因,實施補救教學;對 於資賦優異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應實施增廣教學,使其潛能獲致
充分的發展。
(四)教學資源
1.學校應力求充實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教師教學應充分利用教材、 教具及其他教學資源。
2.教學應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網路資源與社會資源,結合產業界作 學徒式教學、建教式合作教學等教學。
3.本課程可於實習課程之實習單元觀察求證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熟 悉課程學習知識,理論可獲得印證。
4.可辦理相關教學參觀活動,加強與業界資訊交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